close


       《羅西尼》這個很陌生的名詞,在法國傳統料理餐廳菜單中卻常出現的名字,現在貝迪夏朵為您解密 :
       《羅西尼》19世紀義大利音樂家,義大利歌劇三傑之一,《Gloacchino Antonio Rossini. 1792.2.29 ~ 1868.11,13》出生於義大利珮莎羅,卒於法國巴黎,他在音樂上才華,連高傲的"貝多芬"都願意為他背書 ; 羅西尼是個典型的享樂主義,他定義說《人生》就像是喜歌劇的四幕:吃喝,戀愛,歌唱,消化,又如同香檳的泡沫,在它消失之前沒有品嚐過它的人都是笨蛋,《羅西尼》曾告訴別人他這一生只哭過三次:第一次是他的歌劇"理髮師"首演失敗,第二次是聽"帕格尼尼"的演奏,第三次是一次野餐時,他喜歡的食物烤鵝不小心掉進河裡,這就是《羅西尼》。
        這和法國菜有有何關係呢?《羅西尼》的生涯雖多次進出法國,但在1855年才長住於法國巴黎,《羅西尼》在巴黎最有名的就是在自家舉辦了"週末沙龍",讓當時巴黎上流社會齊聚一堂,演奏,歌唱,美食更是不可或缺 ; 法國美食食材中最具代表性的食材鵝肝與松露都是《羅西尼》的最愛,他曾形容黑松露是蕈菇界的莫札特,他親自下廚用Demi-glace加上松露作醬汁,微煎熟的牛排鋪底,最後再加一片香煎過的鵝肝,《羅西尼》牛排就完成了,另一道松露鵝肝同心粉( Maccheroni Siringati )更是他每天必吃的一道餐點 。在巴黎期間《羅西尼》曾在當時的"英國咖啡館"餐廳,教授廚師如何烹調他所喜歡的鵝肝松露牛排,1868年《羅西尼》辭世後,法國巴黎的廚師為了紀念他,同時便將這道鵝肝松露牛排取名為《羅西尼》,日後法國廚藝界並在菜餚上定義:菜餚中同時使用鵝肝與黑松露才能被稱為《羅西尼式》,這也是對大師《羅西尼》的一種敬意,以上就是《羅西尼 - 鵝肝松露牛排》的由來了 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lpcjimmylin 的頭像
    lpcjimmylin

    lpcjimmylin的部落格

    lpcjimmyl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